载誉归杭!张清颖:金牌之外,自信是最好勋章
10 月 27 日下午两点半,杭州东站的出站闸口刚一打开,身着运动服的张清颖便裹挟着世锦赛的荣光出现在人群中。这位刚在雅加达体操世锦赛斩获平衡木金牌与全能铜牌的 18 岁姑娘,把沉甸甸的金牌藏在背包最底层,面对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建辉递来的鲜花,腼腆地笑了:“回家还是蛮开心的,就是有点社恐。” 而当被问及此行最大的收获,她眼神笃定:“是自信,终于能坦然站在木上了。”
这份自信,是踏过荆棘后的馈赠。两年前的安特卫普世锦赛,张清颖的平衡木成套布满失误,交换腿结环坐木、横木后跳撑木失败等瑕疵让她仅获第六,6.9 分的完成分全场最低,网上 “裁判缘差”“实力不足” 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。巴黎奥运会选拔期的意外失误更让她沦为替补,彼时的泪水混着训练汗水,都是咸涩的滋味。“那时候上木就发慌,明明训练成功率很高,却总觉得是运气,比赛时根本不敢放开做,脑子一片空白。” 她后来回忆道。
转折发生在今年的全国锦标赛。18 岁生日当天,她以 12 套零失误的稳定表现首夺全能冠军,这份 “成人礼” 让她第一次尝到自信的滋味。带着这份底气,她在雅加达世锦赛资格赛中以 6.5 难度成套拿下 14.366 分,在队友周雅琴失误出局后,独自扛起争金大旗。全能决赛中,她凭借平衡木全场最高分追得铜牌;到了平衡木决赛,压轴登场的她索性亮出 6.9 难度的高规格成套 —— 撕叉跳上衔接精准,后直转体稳健扎实,后屈两周下法虽有轻微移动却稳稳站住,最终以 15.166 分的绝对优势夺冠,为中国队终结七年金牌荒。“上场前还是紧张,但徐导说‘想太多反而没有’,我就逼着自己只看木、只想动作。” 教练徐惊雷的耐心调控,成了她建立自信的关键 —— 赛前频繁的小伤病、波动的训练状态,都在教练 “不多耗体力又练到位” 的节奏里逐渐平复。
金牌背后,是无数个与自己较劲的日夜。张清颖从不认为自己天赋异禀,没有 “高贵的 E 分” 加持,她便像 “小蜗牛” 般默默打磨:手机里存着 2017 年写的 “每天五百次倒立” 的旧训练计划,护照里夹着 13 岁省队选拔失利时的回程车票,左耳后世锦赛前刮伤的结痂还未脱落,手腕里三颗碎骨的响声早已习以为常。这些印记见证着她的蜕变:从因 “肌肉块” 自卑,到坦然接纳力量感;从害怕关注,到能在国歌奏响时哽咽着说出 “终于为国争光”。

归乡的荣光并未让她停下脚步。出站时被镜头捕捉到藏起金牌的动作,她解释是 “不想让金牌成为通行证”;面对一夜暴涨的十万粉丝,她只把头像换成磨得发亮的旧平衡木照片,上面贴着自己写的 “脚背再绷一点”。三天休整后,她就要投入全运会封闭备战,每天三练的 “冲刺激光” 计划已排满日程,跳马难度还要从 5.6 提升至 5.8—— 即便队医警告风险,她仍问 “能涨为什么不涨”。
傍晚的省体科所里,拍证件照的摄影师让她放松些,她却下意识做出比赛亮相的标准姿势。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期许,这个内向的姑娘没说豪言壮语,只提起爸妈在湖州老家等她的梅干菜扣肉:“先把眼前的训练做好,下次回家好好吃顿饭。” 背包侧袋露出的金牌丝带轻轻晃动,正如她悄然生长的自信,不张扬,却足够坚定。毕竟正如她在雅加达赛后所说:“人生很长,强者从不怕失败,现在的我,终于敢相信自己了。”
彩神,彩神v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
发表评论